當前位置
漢正街將還原魚骨狀歷史街巷 16片區保護將有硬杠杠
時間:2016-01-25 來源:原創文章 發布:本站編輯

作者來源長江日報 日期: 2016-01-22

        昨日從武漢市國土規劃局獲悉,武漢16片歷史文化風貌街區的保護規劃及實施性規劃已編制完成,針對武漢歷史文化空間的保護將有硬杠杠。

        在2013年武漢市政府公布江漢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島路片、“八七”會址片、一元路片、曇華林片、首義片、農講所片、洪山片、青山“紅房子”片、珞珈山片、大智路片、六合路片、漢正街片、漢鋼片、龜山北片、顯正街片共16片歷史文化風貌街區基礎上,此次保護規劃通過深度挖掘、增補,逐一細化了歷史街區、歷史遺跡“紫線”劃定等保護要求。

        漢正街片:保留并重塑24條歷史街巷還原“魚骨狀”肌理

        漢正街有500多年歷史。明清時期,沿漢江東西向延伸的漢口正街即現在的漢正街主街最先成形,隨后,垂直于漢江的縱向街巷產生,漢正街“魚骨狀”空間肌理由此形成。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城市舊改、危改活動,魚骨狀肌理被淹沒。

        此次規劃將先期保留并重塑24條歷史街巷,打通南北向垂江通道,包括500年的漢正街,300多年的藥幫大巷、藥幫一巷,200多年的長堤街、新安街、保壽巷,100多年的淮鹽巷等,尤以清代街巷為多。

        漢正街片是友誼路、晴川橋、沿河大道、武勝路、中山大道合圍區域,將重點保護藥幫巷、淮鹽巷等多片歷史遺跡集聚區。未來漢正街東段將圍繞藥幫巷青石板路、保壽橋,以再現山陜會館、新安書院等商會建筑群風貌進行打造,內部引入高端商務休閑服務功能;漢正街中段,利用現有市場建筑打造漢正市集,服務于市民群眾生活交往,恢復市井文化氛圍;漢正街西段,重點修繕淮鹽總局遺址、淮鹽巷七座過街樓和大、小泉隆巷建筑群,內部引入非物質文化展示體驗、老字號商品銷售等,形成文化展示和旅游服務中心。目前,以保壽橋遺址為代表的若干地塊已啟動改造。

        江漢路及中山大道片:恢復江漢關鐘聲保護街巷空間

        江漢路及中山大道片于去年公布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南起三民路,北至黃興路,西至泰寧街,東到沿江大道,圍繞江漢路、中山大道兩條重要骨架街道,擬打造為“商業繁華、人文薈萃、綠意盎然、宜游宜居”的歷史文化街區,今年底結合地鐵6號線建設的中山大道主軸線修復工程將完工。

        這一片區現存的歷史遺跡占該片區整體面積的60%以上,其中包括文保單位26處、優秀歷史建筑40處、不可移動文物23處、歷史保護建筑38處。此外,還增補了37處具價值但未納入名錄的傳統風貌建筑。

        以前對中山大道片區的保護著重于主街和建筑體本身,此次提出對主軸后面的街巷、巷道空間進行保護。比如文書巷、漢潤里、漢安村、積慶里等傳統里分的巷道空間。“這種內部巷道繁多的呈‘蛛網’狀的歷史肌理特征應予以保留,避免城市整體拆遷開發后對它的破壞。”街區內的里分門樓、古樹古木都將被保護,體現“城市記憶”特征的江漢關鐘聲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形態和環境要素,也將恢復每天鳴鐘的傳統。

        曇華林片:塑造山地特征武漢文藝第一街

        曇華林片是具有1800年歷史的武昌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對包括瑞典教區、三義村、戈甲營、花園山等歷史遺存集中、歷史肌理保存完好的曇華林核心片區進行重點保護,同時對基督教崇真堂、瑞典教區舊址、花園山牧師公寓、仁濟醫院等51處在冊及增補的歷史建筑,提出了詳實的保護整治措施。

        為進一步挖掘與提升曇華林片歷史文化價值特征,搶救性保護歷史建筑,引導街區藝術文化產業發展,以瑞典教區為中心的3.7公頃范圍的保護性改造工作已啟動。規劃通過釋放部分山體綠化空間,設計具有高差特色的場地空間及多樣化特色山地交通方式,同時植入藝術博物館、藝術家工作室等藝術文化功能,組織策劃多條特色文化體驗線路,打造最具文藝范街區。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12,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久久久青青青青免费观看,免费久久香蕉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看 | 欧美性爱在线免费精品 | 中文字幕不卡乱偷在线观看 | 亚洲911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人妖另类激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