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四重內涵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指出:“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绷暯娇倳浱岢龅目傮w國家安全觀具有深遠的理論價值和鮮明的實踐意義,彰顯了中國智慧,體現了中國擔當。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發展的安全觀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富國才能強兵2017-06-28查看詳情
-
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怎樣形成96載風雨兼程,96載春華秋實,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譜寫了一曲曲華麗的樂章。 這是一段百折不撓艱辛求索的偉大歷程,中國共產黨指引中華民族實現了偉大復興;這是一段勵精圖治勇于拓新的偉大歷程,中國共產黨讓萬里山河煥然一新;這是一段矢志不渝堅定信念的偉大歷程,中國共產黨讓民主法治之光普照古老的中華大地。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開拓創新,圍繞管黨治黨提出許多新思想、新觀點,不斷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建設,使黨的建設開創新局面,黨風政風呈現新氣象。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6周年,《法制日報》從今日起隆重推出“建黨96周年特別報道”,全面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依法懲治腐敗、全面從嚴2017-06-28查看詳情
-
文化自信為中國道路注入強大精神動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題,深刻闡述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礎和重要地位,全面回答為什么要增強文化自信、依靠什么增強文化自信、通過什么途徑增強文化自信等根本問題,形成了對文化自信的系統性理論表述。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的豐富,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的發展,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拓展中國道路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 深刻認識文化自信的深厚文化根基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薄罢玖⒃?62017-06-20查看詳情
-
建設具有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特色的政治文化編者按 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基礎,是解決黨內政治生活突出問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注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如何界定黨內政治文化的內涵?如何看待黨內政治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共產黨黨性的關系?如何理解黨內政治文化的運行和發展邏輯?只有回答好這些基礎性問題,才能找到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方法路徑。本刊今天特刊發3篇文章,對上述問題進行理論闡釋,希望能夠引發讀者的思考與討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2017-06-20查看詳情
-
五個維度解讀習近平傳統文化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論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道德精髓、現代價值和傳承理念,形成了系統的傳統文化觀。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定位上,習近平強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1]。傳統文化“思考和表達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問題,其智慧光芒穿透歷史,思想價值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其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2017-06-14查看詳情
-
新媒體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生產力特別是信息技術也在發生革命性變化,這些變化深刻改變了社會結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例如,基于網絡的新媒體就已經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溝通和交流方式,在目前無人不網、無處不網、無時不網的狀態下,我們必須關注新媒體發展帶來的新問題。 第一,過去高位引領的傳播方式已經讓位于網絡互動式的傳播方式,這就使得價值觀傳播越來越多樣化了。過去的媒體傳播是專業性質的傳播,更具有組織性,要經過仔細的篩選和優化調整,以便達到傳播的最佳效果。這種傳播方式更能體現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取向,更能反映國家意志。然而,現在的移動終端所形成的自媒體現象,2017-06-14查看詳情